这是一所革命老校,被誉为新兴县“革命的摇篮”;这是一所曾经叙写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壮歌的山区学校,近日承受着现时代变迁的冲刷;这是一座承载着无数家长期望的校园,翔顺集团展开双臂为孩子们搭建起幸福童年的桥梁。它就是我集团近日捐资600万元帮扶的学校——稔村兴育学校。
我虽然与兴育学校有过几面之缘,但对它的了解却仍然停留在表面,离此最近的是8月7日和公司领导一起来学校了解情况,商谈捐资建校的事情。走进校园,郁郁葱葱的树木下是略显沧桑的楼宇。教室里,老式的木桌椅,发黄的墙面,暗黑的水泥地,让教室在阳光充足的夏天阴暗少光。校园的学习设备设施落后、生活配套环境缺乏。
9月7日,翔顺集团和县委县政府签订600万元的捐建协议,定向支持兴育学校的改建改造工程、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、奖教奖学等。
9月17日早晨7:40,我如约来到兴育学校,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改建情况,让这所革命老校更加真实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。
来到学校,我们受到了新到任姚校长热情的接待,并参加了学校7:45举行的每周一次升旗仪式。神圣的国旗下,“红领巾”们高举右手,唱着雄壮的国歌,鲜红的红旗冉冉升起,飘扬的红旗让我们翻开那本尘封的历史书。
革命之花,“红”艳艳
兴育学校,位于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,创立于1928年,被誉为新兴县“革命的摇篮”。在抗日战争中,兴育学校师生思想进步,抗日爱国热情高,并不断发展壮大共产党员,并于1941年底成立了地下党支部。直到解放前夕,兴育学校先后有六十多名教师及学生加入共产党。还有几十人主动投身到抗日斗争工作中,还为掩护党的重要领导做了大量工作。解放战争期间,兴育学校是当时中共新兴县委机关办公所在地,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。期间,崔超烈等学校师生为革命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学校为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才,让兴育学校这朵开在山区的革命之花,开得“红”艳艳。1993年,学校被批准被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村。
昔日“革命的摇篮”,面临现时代变迁
兴育学校经过80多年的历史洗礼,面临着现时代的变迁演化。由于许多偏远的学校学生人数少,各级学生人数达不到成立一个完整班的要求,再加上师资力量少,故出现一个班里不同年级轮次上课的情况,这些非完小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。2009年开始,兴育学校开始迎来一批批来自周边偏远学校的孩子,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教育资源整合行动,将几个非完小合并到兴育来,将兴育学校的中学部移并至稔村中学。直至目前,兴育学校是一所拥有9个小学教学班的完小,还有2个学前班,共有教师19人,学生350人。
教育资源整合让许多偏远的孩子接受到更加系统的教育,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,为统一管理提供了便利。带来好处的同时,却产生了一些连带问题,例如偏远孩子的上学安全问题、中午的食宿问题,加上原本兴育学校的教学环境、设施设备都较为滞后,合并后给兴育增加更大的压力。昔日“革命的摇篮”,正面临着时代变迁的冲击。
翔顺集团捐资建校,600万元助“花朵”成长
为解决学校遇到的现实困难,让这所革命老校继续在现时代彰显荣光,继续为新兴县教育事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人才,翔顺集团与县政府、县教育局、兴育学校达成共识,帮扶支持学校办学。捐资建校仪式于9月7日上午在县委县府大会堂举行,共捐款600万元,帮助“花朵”成长。资金主要用于改造学校的校园环境、完善教学设备设施、奖教奖学以及偏远学生的食宿及接送问题等,分四期工程开展。
姚校长激动地跟记者说,翔顺集团很热心并且办事效率很高,在开学前就将所有教学楼的地面铺贴了地砖、墙面全部粉刷,500套坚固的桌椅全部到位。他还说让他感动地是,考虑到孩子的安全,公司还贴心地利用周末孩子放假的时间将二、三楼的窗户加装了防盗网,将各楼层的木门换成结实的不锈钢门……
除此之外,翔顺施工队还完成了教师宿舍楼的装修安装工程,各个卫生间的装饰改造工程即将结束,一期工程将顺利结束。
姚校长满怀希望的告诉记者,学校即将配合翔顺开展好后三期工程的工作,包括电脑室、音乐室、多媒体室、风雨活动室、食堂、学生休息室等设备设施的完善,根据接送需求及食宿需求的实际调查结果做好校车、食堂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备,还将在公司的帮助下修建环200米的塑胶操场、建造学校新校门以及健全良好的校园文化等。
舒适的环境让“花朵”们开得更加娇艳
沿着已换新颜的走廊,教室里孩子们朗朗读书声、老师的淳淳教诲声,声声入耳,我按捺住对这种纯美真挚的音符的感动,生怕不小心打扰他们;看到孩子们坐在坚固崭新的桌椅上认真学习,真情绕心;下课后,孩子们飞奔在充满梦想的花园里,自信淳朴的欢笑,让我难掩动情的心。我、我们、我们所有的翔顺人期待我们一起能为革命老区后代创造一个舒适、美好的学习环境,让“花朵”们开得更加娇艳,让更多的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。
望着这所历史老校,仿佛在品味着一本感恩的书籍。学校在革命年代为感恩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,现在企业为感恩兴育的革命之举帮助学校。将来,从兴育学校走出的孩子再用一生去感谢社会。